內蒙古藝術學院歡迎您!
德 高 藝 美 智 圓 行 方

拉蘇榮

發布時間:2023-06-02 23:18:16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edf1278446e9077980e84edb725f01f.jpg

一、校友介紹

拉蘇榮出生于內蒙古鄂爾多斯,蒙古族,中央民族歌舞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1960年參加了烏蘭牧騎,從此走上舞臺藝術生涯。1962年考入內蒙古自治區藝術學校,后又深造于中國音樂學院,先后得到昭那斯圖教授、內蒙古歌王哈扎布先生、北京湯雪耕教授和馬頭琴大師色拉西老先生等名師指導。40年來他參加了3000余臺文藝演出,并多次在全國性重大文藝演出中獲國家級大獎。黨和國家的三代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都看過他的演出。烏蘭夫稱贊他是"小哈扎布",內蒙古人民將他譽為新中國第二代蒙古族歌王。2008年,參加"千里草原唱和諧"--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2008年春節晚會

拉蘇榮曾多次舉辦過各種不同形式與風格的個人專題音樂會。他作為我國蒙古族的聲樂表演藝術家。1995年9月率先在北京音樂廳成功地舉辦了"綠色的旋律--拉蘇榮獨唱音樂會"。1997年又推出系列作品"綠色的旋律"演唱藝術電視專題片和"綠色的旋律"演唱專輯(蒙漢文版)。

自60年代起,他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地方廣播電臺錄制、播放過500余首蒙漢歌曲;為十余部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演唱了主題歌曲或插曲;他參加過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演出,作為《東方之子》《中華民族》《東芝動物樂園》《正大綜藝》等專題節目的特邀嘉賓;1987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民族大團結》。1996年他演唱的"錫林河"在中央電視臺的音樂電視"MTV"大獎賽中獲獎;他多次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參加專題節目并錄制過多部唱片、CD、錄音專題在國內外發行。

拉蘇榮在繼承和弘揚民族聲樂特點的基礎上,又借鑒了其他民族的包括西方音樂在內的聲樂技巧的優勢和長處,很好地解決了呼吸運用在與長短調結合中的難題,在蒙古族聲樂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而且還能夠嫻熟地演唱各類藝術歌曲,他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汗水獲得了豐碩的成果,也贏得了國內外觀眾與聽眾的歡迎,被譽為現當代歌王。

c2ee3e0c906c26559f53e30d2091bca.jpg

二、個人事跡材料

2003年,蒙古人民共和國申請馬頭琴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給了拉蘇榮等蒙古族藝術家一個啟示,蒙古族長調完全具備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行列的條件。作為"中蒙兩國蒙古族長調民歌聯合保護專家工作小組"的中方委員,拉蘇榮為之積極奔走,全力配合申報。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公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單,中蒙兩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名列其中。2006年,拉蘇榮代表中國出席了"世界蒙古人大會",在會上,他被譽為"全世界蒙古人的大歌唱家";也是在這一年,拉蘇榮擔任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蒙兩國蒙古族長調民歌聯合繼承和保護工作委員會的中方首席專家,成為中國國家級文化藝術團體中唯一從事這項工作的藝術家。2007年初,內蒙古長調藝術交流研究會宣告成立,拉蘇榮被選為會長。在他的倡導下,內蒙古的各盟市都相繼成立了長調協會。

6aafc63b6e7e63b8ec81fd840b86004.jpg

微信公眾平臺
版權所有 內蒙古藝術學院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新華大街101號 備案號:蒙ICP備17004919號-1 瀏覽總量 本月瀏覽總量 今日瀏覽總量
欧美激情_区二区三区